天主教會和聖徒們經常警告說,虛假的謙卑看似美德,但實際上植根於驕傲、虛榮或自欺欺人。
以下是五種虛假謙卑的跡像或類型。
1. 自貶,拒絕天主的恩賜
• 特點:否認或輕視天主所賜的才能、恩典或祝福,而不是心懷感激地承認它們。
• 為什麼是虛假的?
真正的謙卑感謝天主的恩賜,並將它們用於他人;虛假的謙卑則因害怕驕傲或為了顯得謙卑而拒絕使用這些恩賜。
• 來源:St Teresa of Avila教導說:「謙卑就是行在真理中」(interior castle第六卷,第十章)。否認天主所賜的恩賜就是否認真理。
2. 因自己虛假的「謙卑」而尋求別人的讚美
• 跡象:為了被人稱讚為謙卑而假裝貶低自己或表現卑微。
• 為什麼是虛假的?
這是戴著面具的驕傲;其目標是獲得人稱讚的認可,而非榮耀天主。
• 資料來源:聖本篤在其《規訓》(第七章)中警告人們,切勿因自我高抬而產生虛假的謙卑。同樣,耶穌也譴責那些為了獲得榮譽而表現出外在虛假謙卑的法利賽人(參考Matthew 23:5-7)。
3. 因害怕驕傲而拒絕承擔責任或行善
• 跡象:聲稱自己不配,從而逃避領導、服務或慈善的行為,而實際上,這可能是因為他懶惰、懦弱或害怕別人的批評。
• 為何虛假?
真正的謙卑是信靠接受天主的召喚,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地拒絕。
• 資料來源:(St Francis de sales《虔誠生活導論》,第三部分,第五章)教導說,謙卑並不意味著拒絕行善,而是在行善的同時,承認力量來自於天主。
4. 過度注重謙卑的外表
• 跡象:強迫自己衣著簡陋、說話嬌柔造作的假謙遜,或僅僅為了讓別人感受到謙卑而表現得假溫順。
• 錯誤原因:注重外在的炫耀,而非內在的品質。
• 資料來源:( St. John Cassian《會議》,第十一卷)警告那些在言語或姿態上表現出外在謙卑,而內心卻驕傲自大的人。耶穌自己也警告說:「你們禁食的時候,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,臉上帶著愁容」(Matthew 6:16)。
5. 以謙卑為藉口拒絕糾正或接受別人的建議
• 跡象:聲稱“我什麼都不是”或“我什麼都不知道”,卻拒絕他人的指導、靈性指引或糾正。
• 錯誤原因:真正的謙卑是傾聽和學習;虛假的謙卑則將驕傲隱藏在誇張的自我卑下中。
• 資料來源:St. Bernard of Clairvaux
(《謙卑與驕傲的階梯》)指出,虛假的謙卑可以表現為偽裝成謙遜的固執。聖經:“愚昧人所行的,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;惟智慧人,肯聽人的勸教。”
結論
虛假的謙卑是一種偽善的美德。它不但無法引導心靈順服天主的真理,反而將謙卑扭曲為自我中心──要麼尋求讚美,要麼否認天主的恩賜,要麼將驕傲隱藏在外表之下。正如《天主教教理》所教導的,真正的謙卑植根於真理:「謙卑是祈禱的基礎。只有當我們謙卑地承認『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祈禱』時,我們才準備好自由地接受祈禱的恩賜。」(天主教教理 2559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